台当局这些年来一直大肆吹嘘,声称自己具备制造潜艇的能力,仿佛在潜艇制造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,即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潜艇制造的新势力。然而,现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们一记耳光。
当台当局兴致勃勃地准备对潜艇进行海上测试的时候,媒体却爆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:海试即将开始,可关键的潜望镜竟然还没有到货!据说,这潜望镜的交付时间还得拖延六个月到一年之久。这可把台当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没了潜望镜,这潜艇海试还怎么进行?总不能闭着眼睛上浮吧,那和自杀有什么区别?
没办法,台当局只好厚着脸皮向美国借了一副光电潜望镜,临时装到“海鲲号”潜艇上,这才勉强开始了海试。这一举动,被媒体狠狠地讽刺了一番。媒体指出,台当局前阶段进行的“汉光41演习”,根本就是在演戏,现在潜艇的海试,同样也是在演戏。
其实,说“汉光演习”是演戏,并非没有道理。在“汉光演习”中,台当局为了展示自己的“强大军力”,把从美国购买的爱国者导弹,还有自己制造的天弓导弹,都一股脑儿地摆了出来,耀武扬威地宣称自己拥有非常强大的导弹系统,能够轻松拦截来袭的导弹和飞机。这听起来确实挺唬人的,但实际上呢,这完全就是一场预先设定好的“表演”。
比如说,在演习中,台当局可以事先设定好来袭飞机的方位是275度,高度是12000千米,飞行速度是每秒钟300米。然后,他们再按照这个设定,进行导弹拦截。在这种情况下,拦截的概率自然是非常高的,因为一切都已经在他们的掌控之中。然而,在现实的作战当中,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。
在实际作战中,你根本无法提前知道飞机或导弹的来袭方向、高度和速度。这些信息都需要依靠雷达进行实时探测才能获取。所以,“汉光演习”中的导弹拦截表演,完全就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,根本无法反映真实的作战能力。它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,演员们按照剧本念台词、做动作,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,但心里都清楚,这不过是演戏而已。
但是,潜艇的海试可就不一样了,它可没法演戏,没法做样子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们来看看潜艇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。
潜艇在下潜以后,当它需要浮出水面的时候,必须要先把潜望镜伸出水面,观察海面上的情况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海面上可能有很多其他的船只在航行,还有海上的巡逻机或其他侦测设施平台在监视。如果潜艇贸然上浮,很可能会和正在航行的船只发生碰撞,造成严重的后果。所以,潜望镜对于潜艇来说,就像人的眼睛一样重要,没有它,潜艇就无法安全地上浮。
然而,现在台当局的这艘潜艇,潜望镜还没造好,还要拖延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。这整个一艘潜艇,总不能因为一个潜望镜就一直拖延下去吧?那这海试还怎么进行?所以,台当局只好从美国借了一副光电潜望镜,先装上保证自己的安全,不然潜艇下潜以后,怎么上浮呢?难道要闭着眼睛上浮吗?那万一撞了船,或者无法进行侦察,这潜艇肯定是不合格的。
但是,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,台当局所谓的潜艇自己制造,可能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。连潜望镜这样的关键装备,现在都没有造好,还要从美国去借,那其他的装备呢?
有人说,将来如果从美国借的这个潜望镜测试合格了,是不是以后就不用换装了?那可不行。因为你将来用的潜望镜,不知道是哪里买的,或者是哪里造的,和现在借的这副可能完全不一样。所以,你必须要把这副潜望镜拆下来,然后装上新的潜望镜,再进行专门的测试,合格了你才能够交付使用。
由此我们可以推断,台当局的这艘潜艇,包括它的动力系统、电力系统、武备系统,还有光电系统等观测系统,可能很多的装备设备都是从外面买来的,然后他们再进行组装。所以,这只能叫做台湾组装,而不能叫自己制造。台当局一直吹嘘的潜艇制造能力,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。他们所谓的“自主制造”,不过是在自欺欺人新股配资服务官网,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,但实际上却暴露了自己的虚弱和无能。
富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